产品经理该如何在简历中扬长避短
互联网特色的简历是相对传统行业的简历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在传统行业求职过程中,思想正确、专业成绩优良会是重中之重,而在互联网行业面试中,这些似乎已经不能成为亮点了;极端一点的公司还会把这些列为减分项。同时,应聘互联网行业的求职者众多,尤其是校园招聘阶段,面试官花在一份简历上的平均时间不超过30秒,看惯微博、刷惯微信的人也就这点儿耐心了,这些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特别注重一些关键词,尤其是跟互联网职位相关的,如果没有基本会被Pass。哪些关键词才能组成一个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简历呢?一起分享一下。
什么是互联网特色的简历
按照产品的思维讲,求职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满足目标公司需求的产品,让自己成为一款用户竞相追逐的产品,让各家公司的面试官都能成为你的忠实用户。假如产品足够好,如大一创办校园订餐网站;大二获得风投把订餐业务推广到了“北上广深”实现10亿元销售额;大三把公司卖给了一家知名企业,之后写了一本书,同时环游世界寻找人生真谛。这样优秀的产品运营自不在话下,仅凭借口碑,给你发Offer的公司排着队就能绕中关村8圈。
但是大部分人的经历都没有这般耀眼,只有在简历本身及简历投递上进行雕琢。用一份具备互联网特色的简历让自己至少不输在起跑线上。
那什么是互联网特色的简历?在互联网行业的面试中,面试官关注的并非是你的考试能力和专业成绩,他们更看中的是你的思维、沟通、产品敏感度、数据敏感度、执行力、内驱力、对互联网的熟悉及热爱程度,这些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的简历就是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简历。
沟通能力
把“擅长沟通”这个词写在简历中,只能证明你是一个不擅沟通的人。
沟通的本质是传递和反馈信息,而简历上的每一个字都在反馈你的能力、传递你想透露的信息,所以你通过“擅长沟通”这个词去反馈自己具备沟通能力本身就是一个败笔。
互联网非技术类的所有职位都是以沟通为基础的。作为产品经理:
你要不断地与你的老板沟通以寻求其在战略层的支持;
与技术沟通以推进产品的迭代速度;
与设计沟通让设计师能实现你的意图;
与运营沟通讨论费用最低效率最高的推广方式;
跟用户沟通了解他们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哪些不爽的点
……
沟通方式除了会议电话外,邮件短信回帖各种文档也会占很大比重,如果在简历中都不能做到简明扼要张弛有度地去叙述你的能力,那就撤吧。
如何在简历当中体现出自己具有极强的沟通能力?
以面试官能理解的方式来组织简历。在做产品推介时,最忌讳的就是不断向普通用户拽专业术语,所以要站在用户——面试官的角度以其能听懂的方式进行叙述。
简明扼要。
很多应聘者最怕的就是简明扼要这个词,因为本身除了个人信息外感觉都没什么可写的,还要简明扼要到什么程度?但是,信息量多少跟简明扼要是没有关系的。反思一下你在写简历的过程中,越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无用的信息就会越多。比如在学历描述中止于最高学历基本就OK,研究生当然可以提本科,但是你把高中的学历也呈现出来意义似乎不大;而且本科修的专业课,除了心理、统计、市场营销外其余的专业与互联网非技术类的职位联系不大;这样写肯定算不上简明扼要。
控制简历节奏。
简历还需要节奏么?当然。简历的节奏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个人信息、教育信息、实习情况、个人奖励这样的逻辑来整理我们的简历,但要让简历有节奏这还远远不够。面试官看简历跟平时浏览网页的习惯相差无已,所以他在你的简历上留下的视觉痕迹也可以借鉴尼尔森的“F视觉模型”:
首先是水平移动,看的是基本信息;
紧接着眼光略微下移,很典型地扫描范围较短的区域,主要是你实习的大概情况;
然后对整个简历的标题进行垂直扫描,这样就画了F字母中的一条竖线。
简历的节奏就要根据这个视频模型进行整理。
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化解技术产品矛盾的能力,是聚运营分力为合力的能力,是变团队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能力,是动员、组织、充分调动用户积极性的能力。“协调能力”其实也是一种软技能。
学生会、社团的经历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磨练协调能力的一种途径,所以在简历中的展现也相当重要。那如何用社团及学生会的经历来体现自己的协调能力?只需在简历中表现你组织的、参与最多且最能代表你能力的活动:
首先需要清晰这个活动的目标,你组织这场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是“为了学习跟锻炼”这种没有任何营养的废话。继续深挖,你会发现:你其实是想通过组织活动接触更多的女生找女朋友;或者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争取入党的机会;或者为了丰富经历让毕业简历有更多内容以更好地求职,甚至单纯地爱好这件事都可以——暴露自己内心的小九九成为一个更真实的人,也是有互联网特色简历的一个亮点。
接下来可讲述自己如何挖掘更多目标相同的人,把战斗力最强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严密的计划、规则激励让大家奔向目标;同时善于化解矛盾、提高士气、让更多的人有参与感,也是协调能力好的表现。
简历中的活动描述一定要有制度、有个性、有步骤、有奖惩、有方向。
协调其实是一种自我意识,跟组织和参与的活动规模无关,哪怕是植树节这种每年必备的活动,你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让活动变得有声有色,而且能从中吸取东西。
数据能力
数据往往比文字更有说服力,它不仅能言简意赅地表述你在项目中的价值,同时也能加深简历的可信度。特别是对产品经理及运营人员而言,他们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跟数据打交道:
上至整个行业的数据如网民增长数量、移动端增长数、iOS及安卓的市场份额;下至整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如某个细分产业的市场份额分布、竞争产品的用户活跃数、自己产品的激活量、注册用户数、注册成功率、活跃用户数(天)、每种功能点击数(每用户)、页面停留时间等数据他们都要了如指掌。
对这些数据,产品经理及运营人员不仅要有意识地去记住,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信息量化,让这些数据能有效地指导整个产品的迭代以及选择推广渠道,以展示自己对数据的敏感度。所以简历上面能用数据展示的地方尽量选择数据,同时也要会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如占比、数据趋势及对比分析。
简历中如果有在校期间运营基于学校的微信账号,那对于粉丝量的描述只是单纯地写上2000人肯定效果不佳;如果你能通过数据的简单对比展现出这2000人的账号到底效果如何,就能立刻与众不同:
首先,给微信账号加一个细分的定位。如微信账号主要针对大四学生,给他们提供求职攻略以及校园招聘的相关信息,2000人的粉丝中大四学生占到50%以上,排除出国留学、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整个占比可以达到70%。通过一个占比数据能反馈你在目标市场中的占有率,2000个粉丝结合70%的占有率,整个简历的含金量就会迅速提升。
同时,你肯定还会描述打开率、分享、转发这些数据。假设你的打开率是“40%”,略高于整个行业的水平,虽然也能成为亮点,但是还远远不能反映你的数据意识,你需要加上打开率的变化数据以及简要的原因分析。
比如通过测试推送时间,优化推送内容后打开率从3个月前的10%提升到现在的40%,每个月打开率平均较上个月提升了10%;有了数据趋势的描述,面试官对你的简历的兴趣着实会增加不少。
所以,同样是数据,呈现方式不同对面试官的吸引力就不同,虽然只是简单的数据处理,却能让面试官给你打上一个数据敏感的标签,同时这也能让你的成绩更好地展现在简历上,何乐而不为?
营销推广能力
不论是已经远去的微博营销还是时下流行的粉丝经济、微信营销,甚至是我们常讲的互联网思维也有一半是指传统企业如何让产品具备营销基因,同时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和营销方式来提升销售额。可见互联网对营销推广的需求有多高。所以营销推广也是进入互联网公司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那如何在简历中体现我们的营销推广能力?
如果你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做产品或者是参与了一些创业的项目,自然少不了推广这一环节;而且通过长期的积累会形成自己在获取用户方面的经验,把这个过程用上面的数据描述以及营销方式进行总结,并跟网上的经验分享做一个结合,肯定会成为简历的一大亮点。
如果你主动去运营微博、微信账号甚至是QQ群,那么恭喜你,你也会有一手推广经验。回想一下整个推广历程,把所有推广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整理出来,并配合当时的推广方式一起梳理。如什么样的微博有助于用户转发,什么样的话题有助于更好的评论互动,什么样的玩法可以促进粉丝量的增长……最重要的是除了这样的表象指标以外,你还需设定最初的转化目标,并计划出最终的转化效果,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营销流程。
如果你既没有项目经验也没有运营的经历,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用过互联网产品,在QQ空间、人人网中写文章,或者在微博、朋友圈发美图,都是形成内容的过程。
内容是营销的基础。想一下,你的个人微博被转发最多的是什么,微信号被点赞最多的是什么,QQ空间中被阅读次数最多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引起关注,复制出具有同等效果的内容就是营销能力的体现。
如果你想自己的微博有更多人转发,可以尝试把微博放在QQ群当中,并拜托一些朋友去转发。然后你发现,转发你微博的一个同学因为在学校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带来了更多转发,之后你想传播同样内容的时候,就会重点去联系这些能带来更多转发的朋友,为了不给这些有影响力人造成困扰,你会研究他们平常转发内容的共性是什么,转发时间是否有规律,于是你会自然地把内容风格改为跟他们相匹配的,也会尽量在他们常转微博的时间点@他们;然后你可以给自己的微博好友做一个划分,针对不同好友做出不同的内容节点,让你的微博开始广泛传播。
既有资源的梳理,也有借势营销的玩法,这就是一个很宝贵的微博运营经验。
营销是一个备受追捧的词,所以营销本身的玩法一直在不断演进。甚至你会听到“微博这种传统营销渠道”这样的评论,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微博营销没多久就被称为传统渠道;可见时代发展之快。每一个平台级产品的诞生都会创造出一种新的营销玩法,但是不流行不代表没有价值。即使有人称微博为传统的营销渠道,称人人网马上就要破产了,说QQ空间只有00后才玩,但这些产品真正蕴含的流量价值,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
所以即便你只熟悉人人跟QQ空间这两个平台也没有关系,互联网公司中的微博/微信运营专员对微博微信的玩法都有自己的心得,但是聊到QQ空间和人人网等其他营销渠道的时候,就未必那么专业。所以把你玩人人网的心得结合其他人分享的经验,完全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营销专家。
微博、微信时下比较热门,基于它们之上的营销玩法面试官基本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你在简历上跟面试官大谈微博、微信运营很容易露出破绽,而且同质化也会很严重。相反,反其道而行,你在阐述QQ空间、人人网的推广特性时,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这也可以做为一个亮点引起面试官的注意。
不论时下流行的是什么营销方式,其本质都不会变,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比如像小米等营销做得很好的公司,已经在专门招聘QQ空间、人人网上面的运营专员,无论你熟悉什么平台,深究下去,就能研究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营销理论。
创新能力
创新一直是互联网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但提到创新,很多人都觉得只有拿到专利或者发过论文才算得上创新,也才好意思写在简历上。但类似这样的颠覆式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在IT史甚至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有且仅有那么几次。对于颠覆式创新可以梦想,可以祷告,但是不可以预测。
在互联网公司更适合的是微创新。比如周鸿祎在微博中也聊到过:别忙着颠覆式创新,它不是揭竿而起,更不是聚众闹事,没那么宏大。把行业巨头做的产品看一看,收费的能不能变免费,贵的能不能变便宜,复杂的能不能变简单,麻烦的能不能变方便。从这些微创新起步,才有可能实现颠覆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