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如何抓住用户的刚性需求?
产品一定是围绕某种需求产生的,而长期产品所满足的一定是刚性需求(刚需)。我们可能会不时遇到短时间爆红继而销声匿迹的产品,这种产品可能胜在体验做得很好,但因为其针对的不是刚需而最终被用户抛弃。那么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确定用户需求是必备技能。我们究竟需要怎样一个模型去抓住用户的刚需呢?
马斯洛需求模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如上图所示,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越低,人群基数越大,刚需程度越高。优秀的互联网产品正是围绕这五大需求展开的。
生理需求:衣、食、住、行、性
生理需求是人类最低级的需求,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很多款产品生理需求做文章。唯品会、蘑菇街、美丽说这类以服装销售为主的平台电商,就解决了人们的穿衣问题。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这样的产品又围绕吃来展开。蚂蚁短租、安居客、小猪短租这类产品则侧重住。滴滴打车、嗒嗒巴士、神州租车这类产品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性是一个,但仍有陌陌、区这样的互联网产品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产品经理在做需求分析的过程中,首要考虑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低级需求。这类需求刚性最强,也最容易抓住用户。
安全需求:网络安全市场
病毒、木马、盗号这类事件从互联网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也有很多人为此而困扰。网络、账户的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核心。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需求,360安全卫士、猎豹安全大师家这样的产品才能深入人心。他们的诞生,让网民在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极大的增加了安全感。抓住用户安全需求的同时,也成就了360,猎豹移动这样公司。
社交需求:QQ、微信、facebook
人是群体动物,和其他人的沟通成了每个人的必备需求。QQ一款小小的聊天软件,从社交需求入手,成就了庞大的企鹅帝国。天才少年扎克伯格,正是以社交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六度分割理论,开创了社交网络facebook。社交这一用户刚性需求,成就了世界最伟大的两个公司。
尊重需求: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
人人都希望被最终被认可。这是用户高一层次的需求,一些生活水平更高的用户存在这样的刚性需求,但刚性较弱。市面上很多产品就是围绕这个需求展开的。例如新浪微博的粉丝。人们常以粉丝多引以为傲。粉丝量越大,代表影响力越广,受认可度越高,正是满足了人们希望受到尊重和认可的需求。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也是抓住了人们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的需求,点赞、转发正好能满足人们希望得到他人关注的那个点。尊重需求相比前三类需求是小众需求。用户参与程度必然低于生理需求和社交需求。这也是市面上少有产品以尊重需求作为产品核心的原因。
自我实现需求:秀场游戏虚拟物品、晒排名,晒游戏装备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这一层次人们对自己的表现或者获取的成绩都非常满意。一定程度上,炫耀可以理解为自我实现的外在表现。例如秀场类产品土豪为秀场主播的一掷千金,秀网游顶级装备,晒各种活动的排名。这些都属于自我实现需求的外在展示。
马斯洛的上述需求层次与产品需求之间,存在如下规律:
越靠近底层需求越是刚需
一款应用产品,最核心的是其解决的需求是否是刚需。所谓刚需,乃是刚性需求,即:需求是硬性的,是必需的;其对应的是弹性需求,只是在某些场景下才需要,是可选择的,是非必要的。
越靠近底层需求越工具化
几乎越是底层的东西,越是平淡无奇,使用起来越是不温不火。就像美食、租房、公交应用等。只有在需要的才打开使用,已成为一种工具。而其他基于新鲜感的需求,则在使用高峰时则万人空巷;低谷时,则门可罗雀。最后的归宿则可能是散尽,不了了之。故基于底层的工具类需求,粘性未必最高,但一定是生存最久的。
越靠近高层需求,则新鲜感驱动越明显
往好了说,新鲜感驱动的东西,比较容易扩散和裂变。你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获取巨大的用户基数;往坏了说,这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粘性,用户的留存根本无法保证。很多就好比昙花,一现而亡。这类应用比比皆是。
基于新鲜感的需求形成的产品,未来如何将引来的用户,能够通过其他工具化的基础需求将其留存,才是未来能否持续稳定的生存下去的关键。
总体而言,一个优秀的产品,一定是深谙人性,并且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用户粘性的产品。如何去把控各种层次需求的关系,就看产品经理自身的素质了。